实验室简介
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2001年7月经国家科技部批准由原已建立十余年的中国科学院电分析化学开放实验室建设而成的,是基于我国国民经济和分析化学学科发展的需要而设立的,是充分发挥分析科学----科学技术的眼睛在生命、环境、能源、信息科学中的基础和应用研究的重要举措。
电分析化学国家实验室是国内最早开展电分析化学研究工作的实验室之一。五十年代初起源于极谱学研究,经过五十多年不懈的努力,特别是1989年被中国科学院批准为“电分析化学开放实验室”正式对外开放以来,通过奋进开拓,在电分析化学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方面取得了许多有显示度的科研成果,造就了以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汪尔康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秀荣研究员、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董绍俊研究员为代表的高水平学术带头人,培养出一支素质好、结构合理的科研梯队。在电分析化学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国际学术交流、科学仪器研发以及研究生培养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就,是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我国电分析化学的重要研究基地。
实验室在“功能化电极界面的研究—从化学修饰到自组装”、“电化学发光及其毛细管电泳联用的分析方法研究”、“纳米材料若干新功能的发现及应用”及“生物分子识别的分析化学基础研究”系列创新性基础研究成果分别获得2007年、2009年、2012年、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此外,实验室获国际科学奖3项:第十届、第十六届Kharazmi国际科学优秀研究奖一等奖(伊朗)各1项,以及日内瓦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创新发明奖1项;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四等奖1项;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6项;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0项,二等奖6项;2004年1人获吉林省首届科技进步特殊贡献奖;2017年1人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状;获国家其它国家、省部委奖9项。国家重点实验室自2001年成立以来,在Proc. Natl. Acad. Sci. USA, Phys. Rev. Lett., Angew. Chem. Int. Ed., J. Am. Chem. Soc.等国际刊物发表以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为第一单位的SCI论文4000余篇,被国际同行引用超过170000余次(实验室h-index为180);获授权发明专利360余件,实用新型专利30件,美国发明专利2件,申请发明专利570余件,实用新型专利24件,美国发明专利3件、日本发明专利1件。实验室是国内最早开始电分析化学仪器研制,并最早与企业合作的实验室。近年来,实验室与企业合作已研制新型电化学分析仪器20余种,都已形成样机,部分已商品化并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在国际合作与交流方面,由实验室发起并主办的“国际电分析化学研讨会”从1987年开始每两年举办一次,现已连续在长春举办了17届。此外,实验室与美国康奈尔大学、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西班牙科尔多瓦大学及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合作的团队入选2017年王宽诚率先人才计划“卢嘉锡国际团队”。实验室现有研究员37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5人、万人计划4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863项目首席专家1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3人。实验室“功能化界面设计及分析化学应用基础研究”入选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生命与健康分析化学及技术创新团队”入选科技部2016年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实验室现有研究生244人,毕业生中1人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7人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10人获中国科学院50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8人获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35人获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优秀奖,22人获德国洪堡奖学金,有33人获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项目。
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定位为分析化学的基础研究实验室,以电分析化学为特色。立足科学前沿,面向国家需求和国际竞争,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培养优秀科研人才,努力把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成为国际一流水平的电分析化学基础研究基地、人才培养基地;努力成为电分析化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创新的源头。